農曆101年4月26日(夜) 神農聖帝指示設置『營寮』
農曆101年6月24日下午1點至3點 完成東西南北各營寮典祀
(營寮材質:泉州白石)購於雲林褒忠
夫國家以軍隊保疆衛土,其駐紮在全國各重要位置來保衛社稷之安全,而我們傳統文化習俗。各村落茶奉神袛為信仰中心,並護佑村落之平安,然而大都村落除了供奉神袛之外,並有安奉行營兵將代神明巡守護衛全村落之舉也。
本宮主祀神農聖帝及關聖帝君,皆擁有兵將之神袛,必須設行營安置各兵將,因而置中營為統領中軍,于村落東西南北之地各置一行營鎮守,使成為一完整護村體系之廟宇。
五營將軍,中營主帥三太子元帥統領百萬軍兵;東營主帥張公將軍統領九千九萬軍兵;西營主帥劉公將軍統領六千六萬軍兵;南營主帥蕭公將軍統領八千八萬軍兵;北營主帥連公將軍統領五千五萬軍兵,各鎮守行營以護佑著全村之平安也。
五營大將軍為「神軍」是負責全村保衛村民,及維持治安之任務秩序,民間每於農曆初一、十五備牲饌奉享五營神將、神兵,或每逢主祀千秋及繞境慶典活動必須犒賞各行營三天,以慰保家佑民之辛勞也。
二重溝德圓宮接送五年千歲輦駕水路碼頭
立碑誌
德圓宮之東邊河流,發源于二重溝,流注加走庄埤,經朴子溪入大海。往昔每歲,本宮於八月十五日,在此水路,無定點,晨迎接五年千歲至宮祭祀。於當夜恭送五年千歲回駕馬鳴山。逢歲次寅、午、戌年,全庄舉行隆重祭祀慶典。然本宮新建廟宇,于民國九十三年歲次甲申年十月二十一日入火安座日,即重以此日訂定為祭典節日。于此河流之岸,為水路接送碼頭,本宮於通往接送五年千歲輦駕之道路,沿路邊植五十株茄苳樹,為指標及供乘蔭。自此確立祭典節日及接送地。特立碑為誌,以永祀也。
主任委員 呂清山 謹識
中華民國101年六月吉置
以下補充活動照片(感謝熱心大德提供)
以下文章出處於Fun space | 廟會來逗陣
http://lunghsi.org/fun/viewthread.php?tid=14120&page=1&authorid=4010
嘉義水上二重溝德圓宮安營大典(沒有熱鬧場面喔~)
在廟方的努力之下,趕在壬辰年 關聖帝君 (德圓宮也有奉祀喔~)千秋的當天啟用
因為是小村莊,人口比較少,所以沒有華麗的陣頭!喜歡熱鬧的大大,可能會不喜歡喔~請見諒~
前往東營
乩童可是做主委的車來的喔~






前往西營



乩童指示信徒燒金紙

前往南營






前往北營




安營結束了!乩童回到廟,看有什麼事要交代的~


乩童表示南營出了些問題,所以要信徒們好好顧好,不能出差錯~
大家如果有經過168的話,就可以看到南營囉~